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东兴新闻

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时间:2025-08-11 20:00:00 来源:i内江


随着大春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秸秆处理成为一大难题,随意丢弃或焚烧既污染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今,东兴区通过秸秆还田、饲料加工等方式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还提升了耕地质量,解决了养殖业饲草不足问题,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家住田家镇万年村10组的村民钟国民,今年种植了7亩多地的玉米。他告诉记者,之前秸秆只能被遗弃在田间,或是搬回家中作为柴火使用。自从镇上有了秸秆收储加工中心后,每亩地的秸秆能够卖出400多元,对此钟国民感到十分满意。


村民 钟国民:


我今年种了7、8亩土的(玉米),7、8亩(玉米秸秆)整得好卖得到4、5千元。


据了解,运送到田家镇七家嘴社区国兴秸秆收储加工中心的秸秆将被运送到加工车间,经过粉碎、压缩等一系列工序后,转化为畜牧饲料。


国兴秸秆收储加工中心现场负责人 朱学彬:


目前正处于玉米秸秆离田离土综合利用窗口期,我中心秸秆收购范围辐射周边6个镇、70余个村,今年以来已收购4000余吨,今年计划收储2万余吨,收购后的秸秆将被加工成牛羊青贮、黄贮饲料,产品畅销云贵川渝等地,供不应求。


除了将秸秆送至秸秆收储加工中心外,镇上还积极动员有规模的养殖场前往田间收购秸秆。记者在万年村看到,东兴区勇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杨信军正带领工人在田间收割玉米秸秆,并现场进行粉碎处理。后续,这些秸秆将被运回养殖场,经过简单操作即可制成饲料。杨信军介绍说,今年预计回收700余吨玉米秸秆用于制作饲料,基本能够满足养殖场一年的饲养需求。


东兴区勇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杨信军:


我养了400头肉牛,自开养殖农场以来,我们都是到田头收购秸秆制作成养殖饲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一年可以节约10多万的养殖成本。


据了解,东兴区大春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据统计,2025年水稻和玉米栽种面积共计58.68万亩,预计秸秆产生量25.8万吨,可收集量21.7万吨。全区将利用秸秆饲料化经营主体2家,规模牛羊养殖企业13户,将秸秆青贮、氨化,作为牛羊饲料,预计转化秸秆6.4万吨,目前已经转化1.2万吨,基本构建了以“肥料化、饲料化为主,燃料化为辅,基料化、原料化为补充”的“五化”利用格局。


接下来,东兴区将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成区级收储中心2个、镇级收储中心18个、村级收储点187个,形成“村级点位收集分拣粉碎—镇级中心转运压缩—县级中心加工销售”回收体系,持续推进秸秆饲料高质化,培育和扶持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综合利用主体,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真正让秸秆变废为宝。

记者:刘莹
编辑:谌平
责编:邱田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