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 如何创造波澜壮阔的人间奇迹?|百年百篇
时间:2021-06-15 09:25:45 来源:封面新闻回溯百年党史,如果要挑选其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感人的瞬间,红军长征必定是绕不过去的篇章。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粉碎上百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那是一段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不仅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诗篇,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党和红军在长征前后之所以能够迎来四次‘转折’从而走向胜利,就得益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强大政治定力。”军史专家肖裕声少将在总结长征胜利的关键时,提到了政治定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坚定的政治定力、强大的合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到了今天,中国共产党依然依靠着这股坚定的力量,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坚定定力
在长征中于低谷处迎来新生
遵义会议被视为红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开始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逐渐被排挤出核心决策层。在红军长征的初期,毛泽东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但他并没有终日自怨自艾,而是在行军中积极思考着使党和红军摆脱当下困境的出路。
情况在遵义会议后有了转变。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党和红军当时最为关键的组织领导问题和军事指挥问题,决定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将毛泽东重新纳入核心决策层,实际上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宁夏西昌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图为宁夏西昌将台堡(资料照片)。新华社 稿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赢得主动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层围绕着“跳出包围圈”的战略目的,带领中央红军完成了四渡赤水,继而强渡乌江对抗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待蒋将滇军调来“救驾”之际又向西直插云南,趁敌回援造成金沙江防线空虚之时越江北上,最终将几十万追兵甩在南岸,从而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红军四渡赤水之一的土城渡口(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2月23日拍摄的土城渡口新貌(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回溯红军长征,肖裕声少将认为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强大政治定力。在受排挤的人生低潮期,毛泽东等人始终没有放弃,并尝试着各种努力。这些努力,彰显出他因坚定信仰和坚强信念而生、不因个人荣辱利益而移的强大政治定力。也正是这种定力,让党和红军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路线,于低谷处迎来了新生。
走过百年,不仅在长征中,每逢重大节点、关键时刻,总有一大批极具政治定力的共产党员站台压舱、抗风拒浪,保证党的事业顺利涉险渡难。
而对于今天的共产党员来说,定力是什么?在肖裕声看来,是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守自己的党性修养,真正成为一名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党员。
强大合力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折点。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通过“重走长征路”这样的形式去寻回难能可贵的长征精神。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展示的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除了确定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之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全国先后建立了十五块根据地,但力量过于分散,散布在从陕北黄土高原到海南岛的十四个省区,被国民党反动派分割“围剿”,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各自为政的局面,加上特定的社会背景,使得当时党的队伍中存在着严重的乡土观念、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甚至分裂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观念,极大地妨害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在长征途中,随着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瓦解,宗派主义毒瘤被切除了。紧接着又取得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迎来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实现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革命大团结。从此之后,团结统一便成了党内关系的基调。
“长征是一次解放。长征既打破了地域上的隔绝状态,又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国土之辽阔,揭示出民族精神遗产之博大。”美国学者哈里森表示,长征塑造了一代新人。广泛团结一切力量的共产党,在这样一次伟大的壮举中,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成为了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
蓬勃生命力
根植于人民,勇于自我革命
长征胜利后,新局面打开。193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陕西甘泉象鼻子湾向随行部队提到,“留下来的是中国革命的精华,都是经过严峻锻炼与考验的。留下来的同志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他们构成了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新中国建设,甚至领导开辟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骨干。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平镇(今永坪)同陕甘红军会师。图为会师时的情景(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些革命的骨干力量,也让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顽强、蓬勃的生命力。201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中谈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军事力量:“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蓬勃的生命力?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强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明确自己为人民而立、因人民而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根植于人民,这种坚定初心的定力,使得共产党永葆生命力。此外,还在于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
韩强提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百年来,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程。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即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共产党也没有任何骄傲和自满,而是始终居安思危,对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韩强表示,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通过自我革命搞好自身建设,共产党就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胜利。
参考文献
1. 《从四次“转折”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2016年10月28日肖裕声少将发表于《学习时报》;
2.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2002年2月《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3.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2016年出版;
4. 2018年11月2日《人民日报》07版,吉林师范大学韩强《不断锻造和锻炼自己 勇于自我革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
5. 《学习时报》2021年5月5日05版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石仲泉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