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将于年底前全面完成调查任务
时间:2021-09-14 15:12:17 来源:封面新闻四川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灾害历来多发频发,抓好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国家着眼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应急厅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四川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为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2021至2022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其中2021年主要开展调查类任务,2022年主要开展评估与区划类任务)。
据了解,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以及26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组建了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省级主要参与部门同步成立普查领导小组。截至今年4月底,3个试点县(市)(金堂县、康定市、芦山县)已按要求如期完成试点调查任务,共采集5大类灾害致灾因子、承灾体、重点隐患、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能力等各类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灾害属性信息50余万条。
三个试点县(市)如何完成试点调查任务?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堂县立足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利用各行业普查基础数据和空间图层信息,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应急管理、防汛减灾上进行探索。
芦山县以风险普查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地震检测台站、雨量站、水位监测站、河道视频监控站等布点,进一步优化“村村通”农村应急广播系统,集约化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提升灾害应对处置效率。
康定市利用普查基础数据,探索开发“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展示系统”、“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与预警监测大数据平台”,切实发挥普查实效。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此次风险普查工作是一次四川灾害大规模的“全身体检”,所以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其中,气象部门将各部门普查成果数据及时纳入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一本账”管理,建立数据动态补充完善机制,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风险业务能力提升;住建部门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房屋建筑进行全面管控、分类处置;还充分借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深度拓展应急、自然资源、住建、林草等行业部门与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领域,共同组建工作专班和技术组,凝聚合力解决普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各地各部门正按照国家明确的普查进度要求和行业系统技术规范,全力推进普查调查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调查任务。
编辑: | 李夏娇 |
校对: | 刘桂莲 |
责编: | 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