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州府605期《新农人新农路 |罗琳:“刀迷圈”走出的00后助农主播》
时间:2025-10-29 20:00:00 来源:i内江从追刀郎演唱会的“粉丝”,到带动乡亲增收的“助农主播”,在资中县孟塘镇狮子村,有一位年仅22岁的特殊“刀迷”——罗琳,她不仅与刀郎老师同名同姓,还是第一个将特产带进“刀迷圈”,带进刀郎演唱会的“家乡代言人”。
在孟塘镇狮子村,罗琳用一部手机、一场直播,就让地里800斤花生抢购一空。
罗琳与电商助农的结缘,始于2023年7月。当时刀郎资中线上演唱会筹备,全国各地的粉丝涌向资中,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演唱会搭建场景,直播间竟有上万人观看。彼时刚从学前教育领域转型、对电商一无所知的罗琳,被这一幕触动。更巧的是,她小名也叫罗琳,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发行年份恰好是她的出生年,这份“缘分”让她萌生了新想法。
新农人 罗琳:
(我作为)刀郎老师的家乡人,我是不是应该做点啥,于是就在场外去给他加油助威。
2023年 8月,刀郎成都演唱会开启后,罗琳追着演唱会跑,一边直播,却将直播镜头对准家乡——外婆家的红萝卜、田间的血橙、晒场上的冬尖……,渐渐的“琳儿”这个名字与资中特产绑定,她顺势走上电商助农之路。然而,助农路上信任危机成了最大难题。
新农人 罗琳:
一个就是观念冲突,他们不相信会就通过手机把这个东西给卖出去,然后还能收到钱,最开始我跟他们提的时候,他们会想着是骗子,所以很难。
罗琳没有辩解,而是从自家农产品入手,真实的订单流水、网友的好评反馈,成了最好的“说服力”。
新农人 罗琳:
别人相信你,那首先你得自身有实力,所以那一段时间我没有带别人家的货,就是卖我们自己家里的东西,我们家里卖了萝卜还有冬尖,还有很多的香肠腊肉,然后让他们看到了,甚至有很多的街坊邻居他刷到我的视频了,他也有在看到这些人的评论,然后慢慢这个村里面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然后大家现在就开始相信我了。
随着信任建立,罗琳的版图逐渐扩大,她创新打造“文化赋能 +产地直供”模式:通过短视频还原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普及相关农业知识;坚持农产品现挖现摘直接发往消费者手中,以“产地直供”保证新鲜与实惠。
这种“看得见的放心”,让她的直播间人气、信任度持续攀升,目前罗琳抖音账号已拥有11.6万粉丝。
助农路上,罗琳积极参加资中县电商协会组织的系统化培训,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她牵头成立资中县青年助农电商协会,组建起 8人青年团队,还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拍短视频、做直播。截至目前,她已带动 50余名留守妇女、青年投身电商创业,成功孵化 10名乡村主播,带动周边村发展特色种植超500亩。
资中县青年助农电商协会成员 张军:
(最初我是)建筑行业的,然后回来家乡发展种植,我们现在种了贝贝南瓜和水果南瓜。种了后,销路问题就出现了不好的情况。后来我看(罗琳)在网上推广资中农产品,我就找到罗琳问,(直播)怎么做,罗琳回来就指导怎么做,带着我们一起做。自从有罗琳帮我们销售后,我们的销路更畅通了、更好一些。然后也得到了更大的收益。
罗琳的个人事迹被四川观察、四川日报等媒体报道全国传播量超500万次。接下来,她将推动传统种植模式转型,从“种什么卖什么”变为“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让更多资中农产品走出去,也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 编辑: | 毕凯旋 |
| 责编: | 邱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