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

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657期《戎装换农装,橘香富乡邻——记退役军人创业之星徐飞(上)》

时间:2025-09-11 20:00:00 来源:i内江


清晨的川南丘陵薄雾氤氲,隆昌市龙市镇的万亩柑橘林已挂满青果。一位肩扛锄头、裤腿沾泥的身影,正仔细查看果苗长势——他叫徐飞,曾是驻守新疆戈壁的军人,如今是这片绿色田野的“新兵”。从枪杆子到锄杆子,这位退役老兵用九年时光,在故乡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荒山变金山”的传奇。


2000年寒冬,18岁的徐飞胸戴红花登上西行列车,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9222部队驻新疆南疆的一名战士。大漠风沙锤炼了他“啃硬骨头”的军人血性,也埋下了一颗报效桑梓的种子。


隆昌皓天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飞:


我当兵当时是在新疆南疆,外面是一片戈壁,就和我的家乡的撂荒地是一样的。戈壁上也长了很多红柳,我也想家乡的撂荒地和戈壁上的红柳一样,让它绿起来。


2016年,徐飞的人生迎来转折。在外打拼多年的徐飞,受到隆昌市委市政府“返乡创业”号召触动,决定回到家乡助力乡村建设。


龙市镇福庆村村支书 洪荣绍:


龙市镇福庆村以前是个贫困村,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产业是一片空白。2016年退役军人徐飞同志进驻了村,想发展柑橘产业。当时我们村两委发现这位(徐飞)同志一定是个吃苦耐劳、务实、有上进心的青年,我们村两委就积极地协调、帮助、支持他发展此(柑橘)产业,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带动了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创业首年,现实便给徐飞当头一棒。霜冻让幼苗折损过半,干旱导致灌溉成本翻倍,病虫害更让果园一夜损失数万元。“隔行如隔山,这些'学费'交得肉疼,但值!”徐飞咬紧牙关,开启“求学模式”:扎进地里试验施肥比例,啃读农学书籍;自费赴广西、重庆学技术,更三顾茅庐请来中国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


隆昌皓天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飞:


我们为了避开霜冻期,主动把柑橘进行了高(接)换(种),高换品种主要有金秋砂糖橘和爱媛,它们成熟时间就成功地避开了霜冻期。我们为了增强土壤有机质,我们用红糖、油枯和工用菌一起进行发酵,发酵完后再喷湿到土地里,到秋天的时候再增加有机肥,每棵树施30斤左右的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让柑橘的抗旱能力更强、 吸收能力更强,通过这些办法我们成功的避过霜冻期。


面对病虫害的侵袭,徐飞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化学农药。这位习惯了在战场上排兵布阵的老兵,在果园里打起了另一场“绿色保卫战”!带领务工群众搭建生态防线,释放害虫的天敌,利用植物精油配制趋避剂,推广人工除草物理隔离,就像是精心部署一场静悄悄的伏击战。每一个环节都力求无害,每一寸土地都用心呵护。当贴上认证标签的果实走进市场,不仅品质赢得了口碑,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附加值。

编辑:谌平
责编:邱田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