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熊熊记云南过桥米线:一口穿越彩云之南

时间:2025-11-24 19:50:00 来源:i内江


提到内江美食,牛肉面的鲜香早已刻进城市肌理,成为无可替代的味觉名片。但在内江人的舌尖江湖里,“嗦粉”的热爱同样滚烫热烈!这份偏爱不分本土与外来,既有扎根市井的本土风味,也有远道而来的特色粉食,它们在内江落地生根,深受街坊邻里喜爱。今天,就让我们循着粉香出发,解锁内江“粉系”美食地图,在嗦粉的酣畅淋漓中,感受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美食文化,品味藏在碗里的市井温情与生活热爱!


记者 龙朝阳:


嗦粉怎么少得了过桥米线,今天我们来到了威远的顺城街,在这里品尝独特的云南味道。老板来一份米线。


熊熊记云南过桥米线店主 曾朝燕:


你看吃哪种?


记者:


要过桥米线。


熊熊记云南过桥米线店主 曾朝燕:


过桥米线,要传统过桥米线吗,还是要经典的过桥米线,或者是豪华的过桥米线,三种。


记者:


来个经典的嘛。


吃过云南过桥米线的人都知道,过桥米线最大的特色就是配菜丰富,而威远熊熊记云南过桥米店不仅在配菜上延续了这一特色,甚至在汤底上也下足了功夫,主打一个总有一种味道能把你留住。


熊熊记云南过桥米线店店主 曾朝燕:


比如说加点泡椒汤、番茄汤、麻辣汤这些,然后它们就结合了一下,就更喜欢这种,然后威远人就更喜欢这种口味。


据曾朝燕介绍,她和丈夫都是威远人,曾经营炸串店近20年,是到云南旅游时被过桥米线折服。为了让威远人也感受到彩云之南的美味和排面,夫妻二人不仅专程到云南拜师学艺,甚至不断摸索,将威远口味和云南风味相互融合。


熊熊记云南过桥米线店店主 曾朝燕:


这些菜都是新鲜的,你看嘛,看都看得到,鸡肉这些都是现煮的每天。


豪华套餐配18种菜,经典套餐配15种菜,就连传统套餐也有9种配菜,当热气腾腾的黑色砂锅端上桌,视觉与嗅觉的双重盛宴即刻开启。


记者 龙朝阳:


这就是过桥米线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它的配菜是单独盛放的,然后我们把米线还有这个配菜挨个倒进去,再给它们焖熟,相当于堂烹一次。


将十余种新鲜的配菜依次放入砂锅,利用砂锅和汤底的热量将各种肉类和蔬菜烫熟,让脂肪的醇香和蔬菜的清香在焖煮过程中慢慢激发。


记者 龙朝阳:


过桥米线,其实是源自于云南的蒙自县,它还有一个特别浪漫的传说,就是说古时候有一个书生,他独自看书,他的妻子每天从家里面给他送吃的,然后为了让这个食材在路上不至于冷掉,所以把配菜单独的和这个汤锅分开装,到了之后再放进去一起焖熟,这样吃就刚刚好,因为她路途当中要经过一座桥,所以又叫做过桥米线,慢慢慢慢的,这个吃法就被流传了下来。


短短几分钟,满满一锅汤色雪白,配菜丰富的过桥米线就隆重登场了。


记者 龙朝阳:


这个米粉比较粗,而且又特别的顺滑,吃到嘴巴里面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这汤果然是名副其实,很香。


曾朝燕说,除了过桥米线,她们店里的臊子米线和自创的罐罐米线都很受消费者喜爱,饭点时堂食的不少,平峰期外卖订单更多。


记者 龙朝阳:


这个威远改良版的过桥米线,它既保留了云南过桥米线的精髓,又加入了本地的味道,既可以汤鲜味浓,又可以麻辣酸爽,真的非常值得一试。

记者:龙朝阳 黄正华 代勇 钟欣航
编辑:张寒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