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助农增收新模式 稻虾种养有前景

时间:2019-06-28 16:37:56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当前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建设丘区现代渔业强市的关键时期。自去年起,我市提出以质量兴渔、绿色兴渔、品牌强渔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其中,进一步明确了要打造以“稻虾”“稻鳅”“稻鳖”“稻花鱼”为特色的30万亩百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


2012年,隆龙稻虾养殖专合社负责人刘小龙在隆昌市响石镇小嘴村、喜神村和圣灯镇三台村、二郎村,承包土地2000余亩种植水稻。2017年5月,他开始利用600亩稻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其中“稻虾”400亩,“稻鱼”200亩。在第一年的稻虾探索阶段,就实现了亩产150斤、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



据了解,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相应技术,综合种养水稻、鱼、虾、泥鳅、蛙等,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并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新模式的带动下,刘小龙尝到了甜头。他告诉记者,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他利用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高效技术,除了有养殖小龙虾的收入外,还有中稻和再生稻两季水稻收入,提高了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实现了“一田三收”的目标。



在隆昌市胡家镇泡桐村,和小嘴村相同的场景也在上演。位于该村的兴川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由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叶顶华一手创办,是一家专门从事龙虾养殖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龙虾养殖、虾田米的种植到组织、收购、销售小龙虾产品,再到引进小龙虾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专合社业务拓展越来越广阔。


为减少农户前期投入的压力和技术上的不成熟,当地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稻虾办,协调虾苗公司对农户进行技术上的支持,为30亩以上的大户提供挖沟、拦网、虾苗等资金补助。这样的扶持优惠政策大大助推了叶顶华的发展计划,他先后在石龙村、泡桐村和螺蛳村三个村共流转稻田300余亩启动养殖计划,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如今,叶顶华的稻虾养殖项目能给村集体带来每年5000元的分红。通过全新的种养模式,村里的95户贫困户每年将获得产业分红达20余万元。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可以通过田地流转,获得土地流转费,同时也能在基地里务工挣钱,无形中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据了解,作为我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示范区域,今年以来,隆昌市按照“三核一带”产业布局,着力建设北部、西北部、南部万亩稻渔核心示范区,采用“基地+业主+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多个稻虾种养基地,在利用技术手段更好地发展稻谷、小龙虾产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助农增收,带动一批种养殖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台记者:龚正  编辑:段丹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