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您在哪儿?” 背上行囊,跨越千里,开启寻母之旅
时间:2019-07-14 20:26:52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每天看着妈妈身份证上的照片,我就在想她现实中是什么样子的?我不想人生留下遗憾。”明明说道,26年来,有无数次梦中相见的情景,这次她终于鼓起勇气,背上行囊,跨越上千公里,踏上了寻找母亲的旅途。
7月1日,隆昌警方界市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一求助电话,电话中一年轻女子用普通话说到:“请问是界市派出所吗,我想寻求你们的帮助,你们能帮我找下我妈妈吗?…..”经过民警询问,原来电话中的女子姓周,小名明明,家住安徽省寿县一村庄,从小由父亲和奶奶抚养长大,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只知道是四川隆昌界市人,现希望民警能够帮其寻找母亲,因电话中无法有效沟通,民警建议其亲自到派出所提供情况及线索。
7月12日9时许,界市派出所来了一位白衣飘飘的女子,长长的头发、背着背包,脸上透露着疲惫和期盼,原来她就是7月1日电话中的明明,民警热情的接待了她,给她倒了一杯茶,耐心倾听她的述说。原来明明今年快26岁了,已经工作两年,4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离开她回到四川,20多年来没有了任何联系,自己手上也只有母亲曾某的老身份证,上边详细记录着母亲曾经的住址信息,前两天,自己鼓起勇气,瞒着奶奶和爸爸,背上行囊,踏上了寻母路程。她从安徽坐火车,日夜兼程到达重庆,又马不停蹄的坐上高铁到达隆昌界市。民警看她手中一直拿着母亲的身份证,这张1988年签发的第一代身份证,经过31年岁月的洗礼,上面的字迹和照片早已模糊,但是平整光洁的页面,一看就知道保管人非常爱惜,这26年来,这张身份证一直被悉心保管,寄托着无尽的思念。
民警通过电脑查询,却没有发现其母亲曾某的户籍信息,明明听到后感觉非常沮丧,民警一边安慰她,一边组织警力查阅当年纸质登记信息档案,经过半小时的细心翻查,终于在尘封已久的档案中,一页泛黄的登记表上发现其母亲的信息。民警迅速联系该村村干部,经过询问,该村曾经确实有一名叫曾某的女子,但早已迁移到资阳市居住。幸运的是,曾某父母亲还在此地居住,民警立即带着明明驱车赶到曾某父母亲的住处,迎接她们的是明明的舅娘,舅娘在确认明明 的身份后,马上拿着手机联系明明的外婆和小姨。
外婆正在界市镇车站打听去二姐家的班车信息,突然接到儿媳妇的电话:“妈,你快回来,家里有事情,你的孙女回来了。”周婆婆一开始还以为是大孙女回家了,说到:“回来就回来了塞,你老汉喊我问车子的事情。”儿媳妇却说到:“是你安徽的孙女回来了,回来找她妈妈了。”周婆婆听后一惊,立马挂了电话,叫了一个车急匆匆赶了回来。到家后,看到一个一袭白衣的美丽少女背着背包,坐在客厅竹椅上,正和自己小女儿聊天,周边的邻居在其耳边说到:“周婆婆,你孙女回来了”她走到跟前,少女站了起来,怯生生的喊了一声:“外婆”,两人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下,一个深情的拥抱就这样晚来了26年。
据周婆婆讲述:其二女儿九十年代初被人骗到安徽,和当地的一个木匠生了孩子,因适应不了安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女儿4个月大的时候就回到了老家,后来她嫁到四川资阳,和现任丈夫也有了孩子,两人现在广州一家具厂打工,但她也时常挂念远在安徽的女儿,每逢过年过节,看到同乡的小女孩一天天长大成人,在母亲面前奔跑撒娇时,她就会叹气道:不晓得女娃子在那边过的好不好哦?但为了顾及现任丈夫的情感,就一直没有勇气和女儿联系。
“嘟——嘟——” 微信视频聊天的呼叫声响起,电话那头的画面终于出现,一中年女子出现在手机屏幕里,虽然岁月跃迁,但明明一眼就认出了母亲,激动地说道:“妈妈,我是您的女儿明明,我来找你来了。” 母亲在那头激动地眼泪滚了出来,声音颤抖着说道:“乖,你都长这么大了啊,过的还好嘛?你爸咋样了”“我和我爸都好,就是经常想你,你现在在广州啊,我想见你…”母女两不停的寒暄问候,过了许久,才约了见面时间、地点,依依不舍的挂掉了电话。
明明又背上了行囊,在家人的千叮万嘱和含泪送别中,她捋了捋及腰的长发,又踏上了寻母之旅。
本台记者:刘远倩 编辑: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