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筑底!内江市“蓝天保卫战”交出亮眼成绩单
时间:2021-03-09 09:37:59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作为传统老工业城市,“十三五”期间,内江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进“蓝天保卫战”为抓手,狠抓工业减排和污染治理,控污成效显著。在去年发布的“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成效分和综合分中,我市分别排名第6位、第13位,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走进位于内江市中区白马镇的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两座硕大的冷却塔随即映入眼帘,“白烟袅袅”,甚为壮观。厂区内机器轰鸣,但丝毫闻不到异味。
记者看到的“白烟”,其实是冷却塔排出的水汽,据了解,该公司去年投入了1.3亿元,完成了对6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分别减少了6到8成。

作为拥有世界首台600MW循环流化床示范机组的世界先进电力企业,近年来,白马示范电站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降低了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白马示范电站的环保改造之路,是内江市聚焦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的一个生动注脚。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内江市聚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入大气污染防治经费10亿余元,支持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环保设施全面升级,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甜城空气更加清新。
过去的五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累计分别减少23760吨、4512吨、6846吨,减排比例分别为30%、12%、12%,均超额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

在狠抓工业减排的同时,我市还同步加速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四新一大”产业、推动“散乱污”工业企业动态清零等,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屏障,全力守住“内江蓝”。
2020年,内江市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8.2%;优良天数328天,比2015年增加45天,优良天数率89.6%,比2015年增加12.2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谢媛丽:“接下来,我们将强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时段的VOCs、夏季臭氧和冬季颗粒物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减排降碳,深化联防联治,持续改善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 记者: | 王雨 王源 高磊 |
| 视频: | 毕凯旋 |
| 编辑: | 李夏娇 |
| 校对: | 毛佳莉 |
| 责编: | 郭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