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红色人物丨石大观:常思常想 苦干实干

时间:2021-04-18 10:38:30 来源:内江史志


图片


石大观(1916—1968),山东省平阴县人,1938年,加入中共共产党。历任中共肥城县旦镇区委书记、二野第十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内江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仁寿县县委书记、内江地委组织部部长、内江地委宣传部部长、内江地委纪委书记、内江地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石大观被诬陷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迫害,于1968年10月27日含恨去世,终年52岁。


石大观读中学时,关心国家大事,组织学生运动。1932年,考入山东泰安三中,在此就读一年期间,是该校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不久,考入济南正谊中学,读至毕业。1935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同学陈伯庭等组织同学参加青年赴京请愿团。1937年下半年,因省立第一师范校南迁,石大观离校回到家乡。


1938年上半年,为了躲避战火,他动员全家迁至黄河以南,并找抗日部队参加抗战。不料,南迁不久,日军渡过黄河,黄河以南社会秩序更加动荡不稳定,遂又举家迁回平阴。7月,报着为了抗日的决心和意志,在寇县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范筑先纵队第十支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纵队期间,他先后担任连队文书、副政治指导员,发展党员5名,并在连队建立党组织。1939年2月,随部队进入茌平县石家海子一带抗日。其间,因回家探亲,与部队失去联系。5月,与中共肥城县邱集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同年秋,中共旦镇区委成立,石大观任区委书记。


1939年10月,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第五支队进驻旦镇,成立旦镇区抗日政府,石大观任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石大观发动和领导家乡人民投入抗日战争,他在旦镇区发展党员,组织农会,改选政权等工作,使这个地区一直到1942年、1943年抗日环境恶化、日伪据点林立时,还是一小块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初,他调任中共阿东工作委员会书记。8月,他调任运东专署武装科组织股股长。翌年1月,他调任平阴县人委武装科科长。


1943年1月,石大观调任牛角店区区长。石大观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形势,组织开展抗日斗争。1945年上半年,日伪势力陷入崩溃状态,有的据点被部队打掉,有的据点被迫撤退,势如秋风扫落叶一样,牛角店区及附近的几个区全部解放。


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石大观调任平阴县人委秘书。不久,他率领20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晋冀鲁豫野战军,担任第八十二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参加了围攻荷泽、郧南、黄庄等战斗。1947年夏,随刘、邓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夏,参加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斗,同年获得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949年初,调任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参加解放安庆战斗后,到皖西剿匪。8月,调任二野第十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随部队进军大西南,由安庆出发,辗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省进入四川。12月6日,随部队解放内江县。12月10日,石大观被任命为内江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当时,组建内江县、区两级人民政府,是石大观与县委书记郭克的首要任务。1949年12月14日,内江县人民政府正式办公,石大观着手组建内江县、区两级人民政府。12月15日,为培养地方干部,石大观兼任内江县地方干部培训班班主任。1950年1月2日,他签发内江县人民政府布告宣布:全县5个区均建立区人民政府。


1950年1月15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内江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石大观宣读《川南区一九四九年度公粮征收暂行条例》。1月29日,石大观签发内江县人民政府布告,并安排征粮工作。


9月9日,内江县召开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也是石大观在内江县工作主持的最后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作了《五个月来的工作总结和关于秋征与税收任务》的报告,会议通过关于秋征和税收任务等决议及致中央人民政府、西南军政委员会的电文,决心百分之百地完成秋征和税收任务。


1950年9月,石大观调任中共仁寿县县委书记。根据中共中央1950年5月1日发出的《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精神,他组织领导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一次为期两周的整风学习,重点解决党员思想不纯的问题。


1952年6月,石大观调任内江地委办公室主任。从同年9月起,先后担任内江地委组织、纪委、监察、宣传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一直持续到1967年1月。1952年9月,任内江地委组织部部长,一直到1960年6月,后任内江地委宣传部部长至1961年2月;1952年11月,并任内江地委纪委副书记;1953年12月,任地委纪委书记;1955年7月,任中共内江地方监委书记至1960年6月;1954年6月至1956年3月,任内江地委常委;1956年3月至1967年1月,任内江地委副书记;1960年1月至1967年1月,并任内江地委秘书长。


1959年,石大观到资阳县丰裕区参加整社,与社员同吃同劳动,亲自割麦、打麦、过秤,回地委反映农村粮食歉收情况,被认为有“严重的右倾动摇思想”。1960年秋至1961年间,他蹲点内江县,帮助和指导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石大观被诬陷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迫害,批斗期间,内脏严重受伤,于1968年10月27日含恨去世,终年52岁。1978年8月,经四川省委批准,中共内江地委为石大观平反昭雪,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赞扬石大观“不愧是党的忠诚战士!”


编辑:阳治
校对:毛佳莉
责编:程云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