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中区:探索“自管委”模式 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
时间:2021-10-22 10:47:33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内江市市中区积极探索网格(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自治管理委员会”模式,将“红色基因”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建立“自管委”180个,积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和服务真正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一大早,市中区牌楼街道马鞍山社区居民杨建国来到社区兑换积分,免费兑换到了一个新菜板,这是他自去年以来参与多次社区志愿活动积累的30积分换来的。
据了解,马鞍山社区从2018年开始成立“爱心储蓄银行”开展积分兑换服务。这里的积分不是消费产生的,而是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为社区做出各种投入后,以积分形式存入“爱心储蓄银行”的,是能兑换礼品的“硬通货”。目前该社区的“爱心储蓄银行”已注册120名会员,累计兑换了100余件生活用品,引导辖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00余人次,让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更深,归属感更强。
类似的和谐景象在城东街道黄桷井社区大盛现代城小区也很常见。小区里车辆停放规范、环境干净整洁、居民文娱活动丰富,邻里友好、近亲和睦,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脏乱差”小区。过去一段时间,该小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房产证未办理、业主上访、物业费欠缴、环境脏乱差、无人管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
从2018年开始,市中区探索“网格+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给小区的治理带来了转机。黄桷井社区03网格党支部成立后,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引导成立了业委会自主管理小区,陆续收集意见建议近2000条,居民参与议事会5000余人次,重新选聘了物业公司实施小区整改。现在小区居民的物管费按时足额缴纳了,99%的业主拿到了房产证,居民们都很满意。
其实,这只是市中区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针对老城区基础设施差、老旧院落多、服务能力弱等城市管理难题,按照“先自治后整治”思路,积极在无物业小区、老旧楼栋院落探索网格(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自治管理委员会”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截至今年5月,全区推广建立“自管委”180个,有效解决小区、楼院管理中治安乱、卫生差、停车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治理难题116个。城市管理重难点区域实现案发数、矛盾纠纷及信访总量三年年均降幅14%,全省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均在90分以上,并获评四川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和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
下一步,市中区将全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全力推进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设,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红色物业”、智慧小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补齐治理短板,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大内江APP!
记者: | 林艺 |
编辑: | 杨珩 李寒冰 |
校对: | 郭扬 |
责编: | 张凤 |
审核: | 彭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