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新增重点关注地区11地!内江发布暑期旅游健康提醒

时间:2022-08-14 10:09:55 来源:内江疾控


内江疾控健康提示

外地来返内实行“入川即检”“入内必报”

(2022年8月13日)


图片2.png


新增重点关注地区11地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张湾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甘肃省敦煌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云南省昆明市;青海省西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8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46例(海南594例,广东12例,江西9例,浙江7例,四川5例,重庆4例,西藏4例,内蒙古2例,福建2例,青海2例,新疆2例,上海1例,江苏1例,广西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59例(海南832例,新疆334例,兵团50例,浙江37例,江西28例,西藏28例,广东11例,湖北9例,内蒙古7例,甘肃5例,广西4例,上海3例,重庆3例,四川3例,青海3例,安徽1例,陕西1例)。


公众要密切关注海南三亚、西藏拉萨、日喀则、林芝、新疆伊犁、乌鲁木齐、福建海沧区、浙江义乌、广东、重庆、江西宜春市等地疫情动态。


重要提示

海南、西藏、新疆、浙江义乌

来(返)内人员控措施有调整

 

❖ 请7月23日以来有海南省,8月1日以来有西藏、新疆旅居史的人员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宾馆、酒店)报备或通过"甜城个人主动报备系统"进行线上报备(报备链接https://www.tcyqbb.cn/,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甜城个人主动报备系统",或扫描二维码),并配合社区落实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各项管控措施。


❖ 对西藏全域返回的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


❖ 对海南、新疆、浙江义乌中高风险区返回的人员分类实施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居家隔离达不到条件的一律集中隔离。


❖ 对海南(三亚市、陵水县除外)、新疆、浙江义乌除中高风险区以外其他地区返回的人员实施3天居家隔离(对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或共同居住人员不接受居家隔离的,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期间每日上门开展1次核酸检测,第3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方可解除隔离。同时,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多为2-4天,传播隐匿、传播速度快,为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做到早发现、早管控,倡导返内后第5天主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海南、西藏全域来返内人员在抵川首站实行“点对点”闭环转运;新疆高中风险区的来返内人员在抵内首站实行“点对点”闭环转运。


❖ 各县(市、区)、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立即要组织对上述时间节点和范围的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对重点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防控措施。


❖ 广大市民朋友如收到疫情防控提醒短信,健康码变为“红码”“黄码”,要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宾馆、酒店)报备。“红码”人员就地等待转运。


❖ 具体管控措施详见内江市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


以上排查管控措施,我们将根据疫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关注疫情动态

主动报备测核酸

 

省外或省内疫情发生地区来(返)内人员请在抵内前3天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单位和入住酒店报备,或通过“甜城个人主动报备系统”进行线上报备(报备链接https://www.tcyqbb.cn/,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甜城个人主动报备系统”,或扫描二维码),并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图片3.png


不主动申报、刻意隐瞒信息或拒绝接受隔离医学观察,造成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规定,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内江市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请点击链接查看。


点击查看:内江市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2022年8月13日)


最新来内政策

 

❖ 保障来(返)内人员有序流动


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内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除海南、西藏、新疆外)的来(返)内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根据疫情外溢风险,分别实施3天3检或3天2检,倡导第5天再主动开展1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与病例轨迹有交集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根据风险大小分类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3天3检、3天2检等隔离管控措施。


❖ 落实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


民宿、网约房、酒吧、歌舞厅、洗浴场所、棋牌室(麻将馆)、网吧、电子游艺厅、密室逃脱、剧本杀、KTV、演艺场所等十二类重点场所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发现健康码异常(红码、黄码、弹窗)人员,应限制其进入上述重点场所(弹窗人员可进入民宿、网约房),并第一时间报告所在社区(村)。旅游景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院剧场等文旅场所和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农贸市场、宗教寺庙、餐饮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均要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亮码和扫码通行要求,以及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 持续开展多点监测预警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的要求,全面加强风险人群监测工作。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职业人员(如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一线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等其他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装修装卸服务、快递外卖、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常态化下,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院、精神卫生机构、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监管场所、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做好相关人员症状监测;引导所有来(返)川人员入川后做好3天2次免费核酸检测。

 

专家提醒

 

❖ 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病例报告地区旅行出差


暑假期间人员流动大,疫情传播风险高,要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病例报告地区旅行或出差,外出游玩时要关注目的地防疫政策,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 履行个人疫情防控法定义务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要坚决杜绝逃避核酸检测,瞒报谎报涉疫信息,不配合防控措施,编造传播疫情虚假信息,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发布的有关疫情防控的决定、命令等情况。


❖ 重视个人防护、避免人群聚集、关注疫情动态


如近期有相关地区旅居史,或收到疫情防控提醒短信,健康码变为“红码”“黄码”,要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宾馆、酒店)报备。“红码”人员就地等待转运。 如健康码变“黄码”,一要立即主动向属地社区/村(宾馆、酒店)报备,保持通讯畅通,积极配合管理。二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要及时到“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进行3天3次核酸检测,其他检测点不检测“黄码”人员。若您已在封闭管理区内,就在封闭管理区内完成核酸检测。

 

暑期旅游健康提醒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特别是西藏等地呈现多点散发、大范围流行态势,并伴有多起聚集性疫情,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的流行阶段,且已外溢多个省市。近日,我省德阳、遂宁、成都、南充、甘孜等地相继发现省外传入疫情。短期内,疫情经航空和陆路等传入我省的风险依然较大。当前正值旅游旺季,大量人员的流动也极大增加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


因此,特别提醒公众,暑期出行应强化疫情防控意识。


出发前

1.提前了解途经地、目的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不前往或途经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地区。

2.提前规划好行程,减少在交通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

3.准备足量的口罩、消毒湿巾、免水洗手液等个人防护用品。

4.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不带病出游。


旅途中

1.在交通场站、公共交通工具内,以及人员密集的场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不用未清洁的双手触摸口眼鼻。

2.遵守公共秩序,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扎堆聚集。

3.选择卫生状况较好、通风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和酒店,入住后要及时开窗通风。

4.尽量减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餐饮次数和时间,避免和其他乘客面对面就餐,就餐时不要交谈。

5.做好行程记录,如飞机航班、动车班次和座位号,用餐饭店或住宿宾馆名称、地址等信息。


旅行归来

1.返回后暂时保持简约的生活方式,不串门,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2.持续关注自身及同行者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不适症状,及时戴好口罩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告知医生个人史、接触史等情况。

3.持续留意疫情动态,若发现自己或同行者有涉疫地区旅居史,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宾馆、酒店)报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邓裴琳
责编:毛佳莉
审核:郭扬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