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做好“文化惠民”文章,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时间:2024-02-19 12:31:49 来源:i内江文以载道,以文化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盼,内江以“体系完善、阵地健全、群众满意”为目标,开展各式特色鲜明、弘扬主旋律的惠民活动,让群众感受到文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线上线下”齐发力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读绘本、讲非遗、云“赶集”……点开“内江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群众既可以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也能“一键”开启移动端的阅读模式,利用数字资源在网络中深度学习。
另一边,内江开设了“非遗过大年”专栏,云展播木偶戏、传统武术等非遗表演项目;依托内江工会数字化平台——“川工之家”APP内江频道,让广大职工群众享受看电影、购书等工会会员普惠服务,重点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
文化惠民离不开阵地建设。在农村、街道、社区等场所,内江持续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牌、体育健身器材、书架等公共文化设施,截至1月,累计建成威远县向义镇李子湾村乡村文化院落、东兴区林荫大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甜城悦读”书吧等公共文化阵地1400余个。
阵地既要“建”起来,更要“用”起来。内江健全“部门+院团+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生产体系,创作川剧《凤鸣山传奇》、木偶戏《张大千匪巢磨难》等文艺作品20个,组织开展歌曲《心有所蜀》、舞蹈《盛开的羊角花》等获奖作品巡演,全市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超1000余场次。
“内外兼修”树新风
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房新了、路平了,村道不见垃圾堆;讲文明、树新风,生活越过越滋润。”在市中区朝阳镇,周坡村村民余珍用这句话概括了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周坡村是内江市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首批试点乡村之一,当地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11月,周坡村在“柑橘飘香 和美朝阳”2023第八届四川内江(朝阳)柑橘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获授“农村面貌改善优秀村”荣誉证书。
经济发展带动思想进步。周坡村村党总支书记王自祥介绍,村民们看到了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实际成效,也都主动化身政策宣传员、工作监督员、矛盾调解员,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不止周坡村,内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等阵地,通过“道德银行”“积分超市”“典型评选”等方式,积极开展文明培育和实践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总而言之,从乡村到城区,区域不同,文明之约却有着相似之处。
甜城大地上,移风易俗传佳话、润民心。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黄赌毒禁委会等自治组织,截至1月,累计开展政策宣讲、道德评议、乡风治理等活动5000余次。
此外,内江创设村民道德银行、积分超市,采取“政府撬动、爱心捐赠、积分补贴、村(居)民受益”方式,累计办理积分卡21万余张,服务群众40万余人。
记者: | 邹蕾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