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变样 迎来“返乡潮”
时间:2024-04-03 16:03:03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自我市启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全市上下锚定造就美丽乡村,造福农民群众这一目标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不少村庄、院落都迎来了华丽“蜕变”。 乡村“美颜”溢出磁场效应,也吸引了许多长期外出的村民“回流”,或返乡创业,或返乡新(改)建住房。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的环境面貌
日前,记者走进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四边山院落,蜿蜒的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微田园、微菜园新栽植了应季菜苗,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道路边水田里,一辆挖掘机正高效运转,这里又开始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村民 陈国忠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村民陈国忠介绍说:“这几年我们龙洞村的变化太大了,路、天然气、自来水这些都直接通到户了,特别是今年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以来,村里缺啥就补啥,现在啥都弄好了,环境也变好了、变美了,住在这里特别的舒服。”
▲龙洞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陈国忠口中所说的变化,是当地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生动实践。自我市启动2024年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工作以来,四边山院落围绕基础设施、农村住房、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增效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面貌改善质效。新建便民路、堡坎、沟渠约510米,规范畜禽棚舍和改造厕所、厨房30余处。
▲龙洞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如今,四边山院落里人人发力,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在助推村容村貌“焕新”的同时,持续催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兰兵响应家乡号召,回到了龙洞村四边山搞起了养殖。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村民 兰兵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村民 兰兵告诉记者:“我一直都在外面打工,干建筑行业,现在看到家乡的建设这么美,就想到回来养点猪。今年已经卖了六十多头,今年下年再出六七十头,总的收入七八万左右。”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党支部书记 李伟
市中区白马镇龙洞村党支部书记李伟介绍:“接下来,我们将以四边山院落改造为示范,整村推进实施整治,全面推进“六进六顺”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龙洞村农村面貌改善工作。”
和四边山院落一样,位于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的板栗湾聚居点,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善,这里的吸引力正在增强,不少长期外出村民“回流”。
▲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的板栗湾聚居点
据了解,板栗湾聚居点紧邻内江过境绕城高速龙门收费站,交通便捷,当地依托点位的乡土特色、区位优势,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对点位内居民户属设施、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
▲板栗湾聚居点村容村貌
▲板栗湾聚居点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如今,走进板栗湾聚居点,整洁的院落、清爽的房屋、错落有致的微菜园、干净的道路映入眼帘。有关部门建议新(改)建房屋能够统一样式,会让院落更加的美观。
▲村容干净,乡风文明
▲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村民 邹永奎
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村民 邹永奎介绍:“我身后这一片都是在外地打工,结合这次村容改善才回来修的,便民路、入户公路都打造好了,老百姓心中都觉得很满意,住在这都觉得宜居宜业。”
村民马淑芳长期在浙江务工,在回家探亲时发现,原来荒芜杂乱的空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微菜园”,屋后新砌的堡坎安全干净,入户路修到了家门口……家乡的“蝶变”让她决定就留在家里。
▲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村民 马淑芳
中区白马镇坝贤村村民 马淑芳表示:“我就觉得不出去了,就在家带孙子,特别是这个农村面貌改善,总觉得很舒服,每次出去都不打湿鞋子,路上都很干净,看到很舒服。”
村落的改变吸引了外出村民回流,如何把这些“回流”人员留住,坝贤村党支部书记晏冬才心中早有谋划。
▲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党支部书记 晏冬才
市中区白马镇坝贤村党支部书记 晏冬才说:“下一步我们在每一个庭院都选一个庭院长,巩固院落的环境卫生。村上下一步就是我们的柑橘产业,然后就是我们的无花果产业,还有就是我们以前的柚子产业,都是形成产业的,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留住返乡创业的这一部分人。”
记者: | 潘皓 邹蕾 |
编辑: | 唐晓萃 |
审核: | 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