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企业找订单,更要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时间:2025-05-19 17:22:43 来源:i内江近期,内江掀起“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热潮,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助力本土企业拓市场、找销路、觅商机。一批企业从中尝到甜头,通过活动牵线搭桥,诉求得到回应,订单来源更加丰富,市场得到拓展,发展信心倍增。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政府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的做法值得点赞。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既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担当,也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企业专注发展吃下了“定心丸”。同时,政府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企业监测、组织产销对接会、建立需求清单、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等方式,成为连接市场供需的重要纽带,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企业形成配套合作关系,增强了产业链韧性。
总之,“我为企业找订单”,是内江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施策助企纾困的创新之举,但要真正激发市场活力,还需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推动这一机制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这既考验政府的智慧,也需要企业积极配合。
在笔者看来,“我为企业找订单”,能找得到订单,说明市场客观存在。而企业订单不足,不管是信息差、渠道不畅,还是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造成,都需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深究原因,对症下药。离开政府这个“红娘”的助攻,企业还能找到源源不断的订单,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激发企业自身的活力才是关键。因此,在“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中,应注重厘清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政府的角色应是“红娘”而非“包办”,重点在于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而非取代市场机制。同时,立足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以机制发力,促进市场良性互动,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对接效率,都是必要的。最后,企业也不能墨守成规“等”订单,要用好用活政府搭建的平台,深耕市场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注重提升自主开拓市场的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只有政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记者: | 张小丽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