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从三大板块理解《决定》主要内容
时间:2025-07-07 16:13:06 来源:i内江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起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又该如何贯彻落实?在7月7日中共内江市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陈江华进行了解读。
陈江华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部署。省委部署了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等重点任务。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系统描绘内江发展蓝图,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等也提出了重要要求。基于此,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出台《决定》。
从三大板块看主要内容
陈江华介绍,《决定》共七个部分,为三大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是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个板块是第二至第六部分,为工作任务;第三个板块是第七部分,为支撑保障。
《决定》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总抓手,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一体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统筹做好重点人群关爱服务,推动形成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工作格局,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力量,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
《决定》明确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龄友好型社会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决定》第二至第五部分聚焦婴幼儿、儿童、青年、老年等全龄段群体发展需求,明确了加快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任务。
《决定》第六部分聚焦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等重点群体发展需求,明确了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强化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的具体任务。
《决定》还从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支持、营造全龄友好环境等方面,对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的支撑保障进行安排部署。
从“四个坚持”看贯彻重点
谈到贯彻落实《决定》需要重点把握的原则,陈江华用“四个坚持”来概括——
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观念。全龄友好型社会包括全人群、全代际、全生命周期等多重概念,内涵极其丰富。要加强系统谋划,统筹考虑空间、设施、服务、环境、文化等要素,把全龄友好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把重点任务融入“十五五”规划,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有力支撑内江现代化建设。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要全面考量婴幼儿、儿童、青年、老年等全龄段群体发展需求,充分考量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等重点群体发展需求,整体推进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一老一小”等重点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全面进步。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引导群众、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并发挥各自重要作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已经具备基础条件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去干、下最大力气去抓,力争早见成效。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步朝着工作目标迈进,加快绘就内江全龄友好、全民幸福的美好画卷。
记者: | 徐艳梅 张小丽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