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托起幸福夕阳红——五论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
时间:2025-07-12 19:59:32 来源:i内江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从养老服务、健康保障、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维度系统擘画了老年友好型社会蓝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保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指明了清晰路径。
老有所养,筑牢幸福根基。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关键在于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供给格局,并着力在服务质量上求突破、见实效。要大力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加快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敲门行动”,打造“甜蜜养老”特色品牌,持续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深化敬老院“舒心工程”,以养老服务的扩容提质,为万千老人的晚年幸福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
老有所医,守护健康尊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从市县镇三级老年医疗服务网络的健全,到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重点专科的建设,再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普遍设立老年医学科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进,其核心在于让优质医疗服务更精准覆盖老年群体。当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架起“对口联系”的桥梁,“就医绿色通道”为生命争分夺秒,当县镇村三级医养结合网络逐步织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至老人身边,“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县(市、区)解决,日常病在基层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才能实现。支持医疗机构开设临终关怀科、推进“无陪护”病房建设等举措,让生命的终末期同样保有安宁与尊严。
老有所安,乐享宜居生活。老年友好型社会,体现在日常环境中的每一处细节。全会对打造“适老宜居生活环境”作出系列部署,无论是公园绿地增添的休憩座椅、城市道路交通的适老化改造,还是新建小区标配的适老活动中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持续推进,公共空间的每一处适老化改造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对老年人的关怀。居家环境的改造同样关键,防滑防撞、厨卫升级、紧急呼叫系统的普及,让“原居安老”的安全感触手可及。鼓励企业开发适老用品,完善政务服务场所助老设施,健全帮办代办机制,为老年群体生活出行铺就了一条无碍坦途。
老有所为,激发银发价值。老年友好不仅在于满足基本需求,还在于激发银龄群体参与社会建设、实现价值的蓬勃活力。深入推进“天府银龄行动”,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办好市县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学校,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银发经济”浪潮中,推动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激活市场潜力。创造开发适合低龄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对吸纳66至80岁超龄从业人员并购买意外险的用人单位给予补贴,以制度善意保障了超龄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是一项惠及当下、泽被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落实全会部署,在养老服务上出实招、在健康保障上求突破、在宜居环境上见实效、在社会参与上创条件,才能让每一位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夕阳红”成为内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 | 张小丽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