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内江:一线巡察村(社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5-08-05 17:48:37 来源:i内江


“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现在路灯亮了,心里也踏实了。”近日,东兴区顺河镇高山村的村民们看着新安装的61盏太阳能路灯,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个变化源于该区巡察组在一次走访中收到群众反映通村公路没有路灯的问题,立即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的结果。


一线巡察“问”愁盼,督促整改“解”急难。这是内江市开展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内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村(社区)巡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政治主动、精准理念、系统思维的工作理念,守正创新推进对村(社区)巡察工作。


本届市委换届以来,已完成对1296个村(社区)巡察全覆盖,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突出“分类施策”
坚持因地制宜、靶向监督提升精度


“资中县辖区内有36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最高的村达169.67万元,大家在巡察中要重点关注集体经济运行情况……”


近日,内江市组织召开对村(社区)巡察座谈会,内江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同志深入分析内江村(社区)各自在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特征,指导县(市、区)巡察机构设置集体“三资”、社会治理等8项指标,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我们注重在监督重点上避免上下一般粗和‘一刀切’,紧紧结合村级党组织的特点和群众期盼需求,分类形成面上共性问题、村别类型问题、村情个性问题3类监督指引,变‘一张方子医百病’为‘对症处方’。”内江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在人员培养上,内江通过集中培训、组内再训、新老帮带等方式,围绕巡察工作程序、方法、重点等内容开展规范化培训,着力提升巡察干部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


“春灌放的水还没到田里就漏没了。”威远县山王镇地处山区,种植条件差,大部分土地已改种樱桃等果树,途经该镇的水渠也因长期未清淤维护而损坏。


巡察组了解事情原委后,运用“帮扶改”方式,向威远县水利局发出《移交县级部门配合整改问题清单》,督促落实整改。在多方努力下,整治渠道4000余米,并完成灌区渠系恢复。今年春灌,村里生产用水得到保障。


据悉,内江巡察机构综合运用直接巡、专项巡、巡单位带村、提级巡等组织形式开展村(社区)巡察全覆盖。截至目前,市委巡察组提级巡村(社区)31个,县(市、区)巡察机构直接巡203个、镇村一体巡1040个;本届市委换届以来,全市巡察机构发现涉及政策奖补、群众增收、基层治理等方面问题8359个,充分发挥巡察穿透力。


突出“集成作战”
坚持资源整合、群众参与增强力度


“滴滴滴——”内江市建立的“智慧巡察”系统响起提示音,大数据平台发出了一条预警:某村高龄补贴发放数据异常。经核查,发现村干部违规操作问题。


目前,该系统建立干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5个分析模型,归集村(社区)干部亲属关系数据2000余条,并整合民政、农业农村、残联等12个部门低保五保、农业补贴、残疾人“两补”等数据140余万条。今年以来,发现异常问题线索12件,追缴资金30余万元。



此外,针对村(社区)巡察点多、面广、线长,内江全力用好各类监督力量资源。针对工业园区村,重点选派审计财务、工程项目等人才参与巡察;针对农业产业村,重点选派熟悉村情民情农情的干部参与巡察;针对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采用“异地选派+部门抽调”模式开展“推磨式”交叉巡察。


村(社区)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内江市还指导县(市、区)精选熟悉村情的离退休村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等建立“村级联络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收集群众诉求、问题及建议,有效延伸巡察触角。


“我们村5组崖湾堰外的一段公路未安装护栏,该路段长约60米、宽3米,且处于弯道上,存在安全隐患。”资中县一名“村级联络站”离退休村干部向巡察组反映。对此,巡察组立即走访核实,反馈给当地党委和村党组织立行立改。10天后,该路段不锈钢护栏便安装完毕。


坚持线上线下收集社情民意。一方面“坐土边+蹲田坎”“坝坝会+摆摊摊”察民情,必谈必访五保户、低保户、五老队伍、优抚群体、残疾人群体、受灾群众等6类重点人群,摆贴心“龙门阵”;另一方面,依托“甜承清风行”“码上巡”等载体提升对村(社区)巡察知晓度,做到监督在身边,形成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


突出“标本兼治”
坚持以巡促改,为民解忧展现温度


整改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内江把建立群众评议机制纳入对村(社区)巡察“大盘”中,由纪委监委牵头,会同巡察、组织等部门,及时梳理分析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围绕“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评的结果怎么用”,研究制定《对村(社区)巡察问题整改群众评价工作规范》,细化举措、规范流程、明确重点、强化运用,让群众“融入式”监督促进整改走深走实,带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提升。截至目前,邀请2400余名群众参与整改验收,变村社事、小组事为自家事、家家事。



“村支书在台上说,群众在台下评,每个问题整改都要‘过堂’评议,群众无异议后才能销号。”隆昌市委巡察办负责同志介绍,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广度,除线下现场评议外,还采取信息网络手段,组织在外务工村民通过“码上评”二维码、村(社区)微信群等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和疑问,在线回复群众信息2000余条。


“结合内江市开展的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针对巡察发现的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划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功能单一、设施陈旧等问题,我们推动开展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让小阵地释放更多民生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内江市委巡察办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该行动统筹规划建设了卫生室、警务室、日间照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各类阵地,改造提升34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与此同时,内江积极将巡察成果综合运用融入基层监督和基层治理,本届市委换届以来,制发巡察建议书、交办函等60份,推动开展问题突出领域专项治理22次,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等制度机制139项,一批群众出行难、吃水难、办事难、村容村貌改善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对村(社区)巡察既是“监督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最后一公里”。内江将持续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工作,并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以实际行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记者:徐艳梅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