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风景线|让特色水产搞出新花样
时间:2025-11-21 20:51:30 来源:i内江特色水产是内江农业的亮眼名片。
作为全省鲶鱼、小龙虾等特色水产龙头,内江渔业经济总产值居全省第2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3位。但产业链条不完整、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待提升等问题,制约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动着市工商联领导及刘林等一批工商人士的心。

市政协提案委“上门话提案”时聚焦讨论,市工商联专题组织调研,在内江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建设特色水产品流通市场 助力内江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17号提案),为产业破局支招。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办理,逐步将业界愿景转化为发展实景,搞出新花样。
提案摘要:
针对我市水产产业存在的没有专业市场引导力、现水产市场无承载力、特色水产品品牌创建推动乏力及特色水产品一、二、三产业无融合力等问题,提案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流通市场布局。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特色水产品流通市场的项目用地、项目资金补助上给予有力支持,结合“流通+消费”选址,打造以白乌鱼为核心、多元特色水产并举的中国白乌鱼文化潮流街区,与吾悦商业板块、三元汇商业区形成互补共赢的商业生态。
二是多元培育市场融合业态。由市水产创新发展促进会牵头,联动相关协会引进专业运营主体,划分线上线下批发零售、加工配送、冷链仓储、科普体验等功能区域;搭建特色鱼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处理中心,研发创新菜品;建设特色鱼水族馆,延伸钓具、水族器材等配套产业,发展订单渔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三是全面强化品牌建设支撑。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深挖“资中鲶鱼”“永安白乌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内涵,联动“甜城味”区域公共品牌,加强特色水产“香鳅”“小龙虾”等特色品牌培育管理、宣传推介;升级“渔网天下”电商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全程追溯,增强消费信任。
落地摘要:
推动特色水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在内江市“十五五”规划中统筹考虑,加强与市中区人民政府积极沟通,在符合建设用地和区域发展布局的基础上,力争在城南新区打造中国白乌鱼文化潮流街区。
全链条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深化与市水产创新发展促进会合作对接,整合全市渔业资源,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运营企业,加强特色预制菜品的研发和订单式渔业研究,推进内江特色水产高质量发展。
多维度擦亮特色品牌名片。积极争取省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等项目支持,加大对“永安白乌鱼”“资中鲶鱼”“隆昌稻田虾”等优势品牌的培育。联合市商务局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农销会等展示展销活动,研究制定渔业品牌发展战略,加强特色水产品牌的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 记者: | 邬丹 |
| 编辑: | 唐中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