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泉古镇柴火豆腐 慢工细活的老味道
时间:2025-04-24 19:50:00 来源:i内江说起资中县罗泉镇,大家都知道这里的豆腐可是出了名的。在当地有一位拥有30多年经验的豆腐非遗传承人,她始终坚持“卤水点豆腐,柴火慢烧制”的传统工艺,让豆腐的味道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加醇厚。
初见曹素芳,她此时正把用井水浸泡了8小时的豆子倒进机器里磨制豆浆,并随即将其倒入铁锅中进行熬煮。在曹素芳的豆腐作坊里,一座砖土垒制的火灶格外显眼,这座火灶自带冷热水循环系统,是现代工业化生产难以复制的。
曹素芳:
这个灶是我们开始做豆腐生意的时候就有,几十年了,这个灶台也是几十年了,用木炭是最健康的,这种是最健康的产品。
半个小时后,锅中的豆浆逐渐被煮出焦香味,曹素芳将豆浆倒进过滤网中进行浆渣分离。卤水点浆,是豆腐成型的关键一步。点少了,豆腐太软,难以成型;点多了,豆腐过硬变老,前功尽弃。曹素芳所制作的豆腐豆香浓郁、滑嫩可口,秘诀就在于她在点豆浆时积累的深厚功力。从选豆、泡豆,到磨碎、晃包,再到煮浆、点卤,直至入豆盘、压盘、打刀,一块罗泉豆腐的诞生,要历经十道传统工序,每一道工序,曹素芳都坚持纯手工操作。她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她一天能做50模豆腐。尽管人手和产量有限,但她和丈夫却始终坚持不盲目扩大规模,不简化制作工艺,在她眼里,这传承了三百多年、历经十二代人打磨的传统工序,才是罗泉豆腐的灵魂所在。
曹素芳:
顾客说你的好吃,听他们讲(夸赞),就最有兴趣了,豆腐做起来心情就很好,想到别人能够来买到自己的豆腐就很高兴,一般都是回头客。
记者: | 李骁 钟欣航 |
编辑: | 张寒 |
责编: | 王雨 |
评论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