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筑牢坚实支撑 营造全龄友好环境 ——七论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

时间:2025-07-16 21:37:30 来源:i内江


下面摘要播出评论员文章《筑牢坚实支撑 营造全龄友好环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着眼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专题研究“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绘就全龄友好、全民幸福的美好画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加大统筹协调和支撑保障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突出规划引领,是构建全龄友好发展的前提。全龄友好不是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要通过顶层设计打破部门壁垒。全会将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纳入“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推进,推动全龄友好理念融入城市更新改造、农业农村发展等“十五五”专项规划,构建全龄友好规划政策体系,突出发挥了规划的引领作用。我们要紧扣国省政策支持方向和各类群体需求,谋划储备一批普惠托育、社区养老、精神卫生等领域重点项目。


突出社会保障,是织密全龄民生服务的基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龄友好型社会的基石。全会从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同时,提出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产前检查费用实行定额报销。全会旨在推动社保、医保、长期护理险等政策衔接,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可持续的多层次保障体系,确保“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突出要素保障,是强化全龄友好供给的支撑。全龄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协同支撑。全会提出,要加强全龄友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抓好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加快人口集聚,推进实有人口转化为常住人口。盘活城乡闲置和低效利用的资产,统筹做好用地供给等。统筹中省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等方式,构建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慈善基金等多元投入机制。搭建内江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向全龄友好型社会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从多个方面支持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青年成长创业,确保资源向全龄友好领域倾斜。


突出环境营造,是培育全龄共融生态的关键。全龄友好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社会文化的重塑。全会指出,要加强党对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的领导,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要发挥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以社区(村)为主场景、主阵地,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实现全龄友好在基层见效。要强化依法治理,严肃惩处侵害未成年人、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倡导“甜城礼让”,营造文明友好的浓厚氛围。


总之,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只有以规划为引领、以保障为基础、以要素为支撑、以环境为依托,才能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友好生态,让每个人都能在包容、温暖的社会中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编辑:张磊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