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海绵化 水润宜居城
时间:2025-07-28 19:50:00 来源:i内江推窗见绿意,出门入园景。近年来,我市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充分展现城市方寸之美、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的同时,实现对雨水的充分吸收、积蓄和利用,让更多绿色空间融入市民生活,开启了城市公园“海绵化”的升级之路,
2023年6月,我市成功入选四川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此为起点,中心城区公园海绵化提升工程全面铺开,五星湿地公园、谢家河湿地公园、人民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相继纳入改造清单,通过植入“海绵基因”,让绿色空间既保留景观之美,更兼具生态功能,成为串联市民生活与自然循环的重要纽带。
罗丹希:
我现在所的位置是五星湿地公园,这个赏心悦目的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是个会“呼吸”的“海绵体”。当下雨时,这些绿地、沟渠就会像海绵一样吸掉雨水,再经过地下的雨水管道收集,排入至山下的荷塘湿地,这样既减少了积水,又能涵养水土,同时收集的雨水还能在干旱时起到抗旱的作用。
五星湿地公园管护面积约32.15万平方米,绿地率高达89%,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样本。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不仅衔接了园内断头路与现状园路,方便市民通行,还补植了大量乡土乔木与透水植被,形成立体生态渗透系统。同时,园内新增的透水铺装步道、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既解决了雨季局部积水问题,又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天然水源,让公园四季常绿、步步皆景。
在谢家河湿地公园内的内江城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主干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项目现场,挖土机轰鸣作业,专业技术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安装新型截污管道,另一侧工人则对施工后的区域进行土地回填,各项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
作为我市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工程,此次改造包括对城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及9座提升泵站进行系统性升级,更新在线监测设备110台、化验室设备28台,同步改造污水处理工艺及附属环保设施,并改造沿江截污干管5.84千米。
内江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专职安全员 彭泳杰:
通过给谢家河湿地公园地下新安装截污干管,可以提升沿江污水干管30%的污水输送能力,减少污水淤积等问题,同时还能减少年耗电量107.2万千瓦时,实现节能降碳,降低运行成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
在另一边,内江市人民公园和动物园也悄悄变了样——坑洼的老步道换成了平整的透水混凝土,雨天再无积水困扰,园内异味也明显减少,绿树掩映间,生态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内江市公园管护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 魏虹:
这次海绵升级改造工程是因地制宜、系统地推进了内江市人民公园和动物园的功能迭代,改造后的动物园实现了以“渗、滞、蓄、净”的海绵城市理念,实现了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
据了解,自2013年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来,我市始终将其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持续将海绵理念融入公园绿地、道路广场、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这些会“呼吸”的城市空间,正通过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筑牢城市“水安全”防线,让“城在绿中、水在城中”的愿景变为现实,为我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
记者: | 罗丹希 侯煜阑 |
编辑: | 张寒 |
责编: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