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寺:曾藏《般若经》的千年古寺
时间:2025-10-29 19:50:00 来源:i内江在四川盆地中南部的沱江之畔,被誉为“甜城”的内江及其周边地区,不仅以物产闻名,更在山水与市井间,保存着多处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寺。这些古刹或雄踞山野,或隐于闹市,不仅是信仰的载体,更是建筑、艺术与地方文化的活化石。连日来,记者陆续探访了我市各大寺庙,带您进入“禅意与烟火共生”的画卷,今天我们的“寺庙游”第四站来到了般若寺。
记者 龙朝阳:
内江高新区的山林之间,藏着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寺——般若寺。寺内现存的藏经楼,曾供奉着全国仅存三部的《般若经》之一。历经岁月沧桑,般若寺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不妨来此漫步,在古寺的沉静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寻得一份心灵的安宁。
内江高新区松柏寨中的般若寺,因曾珍藏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而闻名。全国仅存的三部《般若经》之一,曾经珍藏在这座寺庙,也正因这份特殊的缘分,般若寺声名远扬。
来到般若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前方一座紫红色石砌照壁,两侧书有“佛”“福”二字。寺庙正门上方有书法家晏济元书写的“古般若寺”四个大字,两边对联则由书法家李果青用隶书书写,文化气息浓厚。
走进般若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寺内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院坝中间,莲池、假山、花台错落有致。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香气袭人,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据史料记载,般若寺始建于唐肃宗至代宗年间,历经岁月的洗礼,在宋咸淳年间扩建、明万历年间重修后,至清代形成了七大殿两偏殿的宏大规模。如今现存的大雄宝殿,便是由当年的藏经楼改建而成。
据传,清康熙年间,作为“内江十贤”之一的丈雪禅师主持复建了般若寺。当地人习惯将般若寺称作“波尔寺”,这一称呼源于《般若经》的印度文音译,别具一番异域风情。
| 记者: | 代勇 龙朝阳 黄正华 钟欣航 | 
| 编辑: | 张寒 | 
| 责编: | 王雨 | 
评论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