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张大千后人返乡寻根:回到内江就是回家

时间:2025-11-12 19:50:00 来源:i内江


一条返乡路,拳拳思乡情。11月11日,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外孙女萧柔嘉、萧莲等亲属与学者回到内江,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从博物馆到纪念馆,从沱江风光到故乡滋味,这场归途既是亲人的团聚,更是血脉与文脉在故乡的深情相融。


当天下午4时,张大千博物馆内静谧庄重,只有讲解声低回,脚步声轻响,一行人的目光在展陈与窗外的沱江景色之间流转。在这里,萧柔嘉姐妹俩终于亲眼见到了外祖父笔下的“故土模样”。那些气势恢宏的万里江山,正是眼前沱江两岸的真实写照,而《长江万里图》更承载着外祖父最深切的乡愁。


张大千外孙女 萧柔嘉:


灌注了他(张大千)所有对国家、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所以他在中国台湾做展出的时候,有很多台湾的老兵去看那个画,第一他们真的不是在看一个中国画,一个艺术作品,他是在上面找他的老家,所以我每次看到《长江万里图》,我想到这点就特别得感动。


他们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当看到张大千当年为家人创作的画作时,萧柔嘉亲切地为大家讲解起画作背后的故事。


张大千外孙女 萧柔嘉:


这个就是妹妹莲莲她去巴西的时候,外祖父画给她的,这是画给我的,对对对对,癸卯是农历的年号,癸卯是1963年,然后下边这个是“画予莲孙”,她是萧莲,那就是我们萧老师了,因为她那时候小女孩,所以就要画这种荷花包。


馆内一件件珍贵藏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家族记忆与文化底蕴。在张大千纪念馆,亲属们举行了庄重的献花仪式。三鞠躬之间,承载着对先人无尽的缅怀与敬意。


旧物无声,传承有心。步入张大千纪念馆,老宅照片前成为情感的高潮。萧柔嘉戴上眼镜久久驻足,追溯家族记忆,而妹妹萧莲则对海外板块的“八德园”展区感触颇深,这里是外祖父许多名作的诞生地,对于童年的相关记忆她如数家珍。据姐妹俩回忆,外祖父定下规矩,只要回到家里,大家就必须说四川话,这份乡音成为比任何证件都更有力的身份证明,清晰界定着“家”的所在。


张大千外孙女 萧柔嘉:


外祖父的家训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跟当地的就说当地的语言,但回家一定要说四川话。


张大千外孙女 萧柔嘉:


最大的感受当然第一个是很兴奋了,回家了,这个是真正的老家,然后我们真的是很不容易回来,但是我们心里是永远记住的,这儿是我们的老家,有寻根的感觉,然后这个博物馆和这个纪念馆里边,藏品内容非常丰富,藏品也非常宝贵,看到的时候觉得好亲切,真的好像就是到家里来,好久没有回家了,看到这一切就是很亲切的。


一口乡甜,一生牵挂。参访尾声,张大千美术馆内,萧柔嘉和萧莲细细品尝着内江的甘蔗与蜜饯,熟悉的滋味唤醒了儿时记忆,她由衷感叹展厅内容充实、展品珍贵,这份深厚的故乡情谊,也在此刻升华为一份庄重的承诺。


记者:


你们在外面会用我们的大千文化,或者大千这个品牌来推荐内江和家乡吗?


张大千外孙女 萧柔嘉:


我们现在还没有开始做这个,但是我们愿意跟你们学习,去这样去做,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我们年岁大了,但是我们觉得如果可以做一些对家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当然很高兴。



记者:潘皓 严浩 罗佳 徐艳梅 陈兰希
编辑:胡蓉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