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羊”到“养流量” “养殖+电商”实现产业突围
时间:2025-11-17 19:50:00 来源:i内江一头连着山间牧场,一头连着沿海市场。在我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产业带头人,他们以电商为引,用智慧与汗水架起农产品通向市场的“云桥梁”。
走进威远县新场镇,李良的电商团队正忙着屠宰、分割、打包、发货;在另一边的直播镜头前,化身“带货主播”的李良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顾客热情互动,认真讲解产品特色。
电商团队负责人 李良:
放心买放心拍,看这肉质好不好,咱们看颜色就知道,买牛肉、羊肉,咱们尽量买这种颜色深的。
面对本地黑山羊销售难、价格波动大、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现实难题,李良不仅完成了从养羊到“搞直播”的成功转型,还创新推行“订单养殖+最低保护价回收”的合作模式,为散养农户吃下“定心丸”。
电商团队负责人 李良
最开始我自己也养了1000多只羊子,自己养出来之后,因为市场上价格低迷,保本都保不到。喂出来养殖户都还是比较困难的,人家说的“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个喂羊子,养殖都是比较困难,路比较难走的,所以我的羊肉现在基本上80%我都是走线上销售。
通过这一模式,不仅稳定了养殖户的收入,更激发了养殖积极性,推动黑山羊从“散户零卖”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促进了威远黑山羊的品牌化发展。
电商团队负责人 李良:
我们电商这方面销售额,平均一年大概能销售30吨左右羊肉,也分淡季旺季,一天多的时候就是100多单,少就是几十单,金额,年销售大概是两三百万元。
与合作社进行深入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是团队稳定供货的关键。通过与威远恒合社的合作,团队既保障了货源,又帮助本地养殖户把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
面对竞争激烈的羊肉市场,团队精准把握本地黑山羊“无膻味、有嚼劲、味鲜美”的独特优势,将目光瞄准消费能力较强的沿海地区,通过品质赢得口碑,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体。
电商团队负责人 李良:
我们的消费者主要还是全国各地,但是沿海城市比较多,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广西这些都是很多的。川内相对要少一点,最主要80%都是四川之外的,我的羊肉,人家顾客说的是第一没得膻味的,第二它的肉更紧实、更有嚼劲,炖出来汤更白、更香、更鲜。
在团队成长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通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电商运营指导,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
威远县商务经济合作局副局长 幸星: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通过搭建电商发展平台,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强化电商主体培育,初步形成了“1+4+N”的电商发展格局,培育本土电商达人30余名,孵化了电商主体20余个。
从最初的助农销售,到如今集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品牌营销、电商直播于一体的黑山羊产业链,农村电商的不断尝试不仅让“威远黑山羊”走出了大山,更让当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 编辑: | 张磊 |
| 责编: | 王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