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内江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中喜获多项荣誉
时间:2023-11-29 22:22:56 来源:i内江巴蜀好戏开场,古今文脉流淌。
11月29日晚,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主办的“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活动现场,内江市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内江市川剧团排演的《绣襦记》获大幕戏优秀剧目三等奖;剧目主演黄筱雅获年度英才奖。
花满梨园、艺韵留香、新声传情……经典永流传,叫好又叫座。活动集中展示川剧汇演成果,艺术呈现川剧艺术精粹——全省唯一一部均由青年演员担纲、演员平均年龄仅17岁的《绣襦记》,演绎了书生郑元和与风尘女子李亚仙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今年4月,《绣襦记》首次登上四川大剧院的舞台,凭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内江青年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不仅得到了省级评审专家“眼前一亮”的肯定,还从线上线下收获了来自全省观众的好评。
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启动以来,共有18家川剧院团、300余名川剧骨干集中展演24部、43场传统经典剧目及近年获奖大戏。其中,成立于1950年的内江市川剧团,自建团以来上演剧目逾千个,创作剧目170多个,演出两万多场,观众超过千万人次,累计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奖项110余个。
哪里来的“戏台子”?“《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江市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政策支持。”内江市川剧团团长徐敏介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挂牌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市财政定额补助和项目经费等形式,剧团的工作经费有了着落,惠民演出也越演越多。
人才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绣襦记》主角李亚仙的扮演者黄筱雅和配角张三的扮演者杜毓鑫,都曾获全国“小梅花”称号。再次走上省级舞台,黄筱雅满脸洋溢着喜悦。“每一次上台都是一次展示川剧‘国粹’魅力和文化内江成果的机会!”她兴奋地表示,将不负众望、扮好角色,以扎实的功底、细腻的表演和稳健的台风配对“年度英才奖”这份荣誉。
传承川剧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看“大千故里”“文化之乡”:从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川剧《糖坊风云》和歌曲《心有所蜀》到“出圈”又“出彩”的传统大幕戏《绣襦记》,从入围2022年度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现代川剧《凤鸣山传奇》到高标准创排的现代川剧大戏《大千世界》;从荣获第六届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最佳剧目等多项全国大奖的大型原创木偶剧《张大千之匪巢磨难》到登上央视“九州大戏台”的川剧《塔底思亲》……内江文艺精品力作竞相涌现。
在大力振兴川剧和发展戏曲艺术的同时,内江还通过实施“甜城文化名家培养计划”、“真金白银”支持内江市川剧团培养青年演员和创作精品剧目、积极创建大千画派创研基地和大千园艺术研学实践基地、深入打造“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三大品牌活动等具体实践,借力四川省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大千龙舟文化节、“范长江流动大讲堂”等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经典名段与新编唱段荟萃、“梅花奖”得主与老中青少演员联袂……当晚的川剧艺术盛宴上,巴蜀文化中的内江风貌昂扬!
记者: | 姜晓凤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