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内江社科:展科普文化交融之美

时间:2024-12-04 11:29:23 来源:i内江


社会科学是了解过去、认知现在、开创未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内江以社科普及为抓手,将文化根脉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积极推动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和文旅融合发展。


社科普及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隆昌市石牌坊社科普及基地通过文化创新与智慧化改造,充分发挥了科普基地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引擎作用。2024年,该基地发放《隆昌石牌坊》等科普资料及宣传折页1500余份,并完成总投资600余万元的智慧化提升改造,新增多媒体放映、幻影成像、电子沙盘等系统功能设备,为牌坊文化传播注入科技力量。



与此同时,基地通过微信公众号“览古石牌坊”、APP“我是隆昌”等线上平台,发布文化推广文章30余篇;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廉政文化教育及参观学习200余场次,累计接待游客、学者超百万人次,创新性地将廉政文化、德政文化、慈善文化等传统文化融入文旅活动中,打造特色文艺作品,开展美食节、音乐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擦亮隆昌牌坊文化名片。



除了隆昌石牌坊社科普及基地,内江还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社科普及场所,推出地方文化研究课题,深入挖掘各县(市、区)特色文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智慧化与数字化赋能,深化社科普及与教育的结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强传播效果,从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红色文化传承筑牢思想阵地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范长江纪念馆采取“智慧展陈+创新服务”的模式,着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播高地。2024年,该馆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智慧展陈系统,通过“一微一端”、全景导览、VR展示等,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为参观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聚焦文化育人,范长江纪念馆创新开展“长江故里小记者”“少年话长江”等活动,累计培养小小讲解员80余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传承范长江先生忧国忧民、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同时,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纪念馆与高校、党校及多家单位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累计研发5门特色课程、组织研学旅行200余场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有效发挥了教育基地作用。



在打造集康养度假、文化乡居、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的同时,范长江纪念馆联合党史研究部门开展“寻访长江足迹”资料收集,整理了4辑《记者丰碑范长江》,并广泛开展宣讲活动。2024年,“人民至上•家国情怀”系列党课入选四川省首批文博研学课程,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学习平台。


围绕“讲好范长江故事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内江市社科联通过学术研讨会、资料收集、文献出版等形式,深化地方文史研究成果。近年来出版了《新闻巨子范长江》《范长江评传》等专著,推出纪录片《范长江与红色土司》及广播剧《不尽长江滚滚来》,为讲好内江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贡献了智力成果。


深挖文化内涵赋能文化传承


张大千纪念馆是内江文化领域的重要展示窗口。该馆深入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路径,不断优化社会服务功能。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馆藏资源,张大千纪念馆深入研究张大千先生的艺术生涯、创作风格以及其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的深远影响。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和专题展览,邀请艺术家、学者齐聚内江,共同探讨“大千文化”的精髓与时代价值。同时,该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发布内容,力求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弘扬“大千文化”。其中,单篇阅读量最高突破2万余次。



2024年,张大千纪念馆完成6个场馆的云导览、VR展厅等建设,打破传统展馆的空间局限,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意义。创新举措为游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参观体验,提升了大家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有效促进了内江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这不仅彰显了“大千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了内江在文化传播策略上的精准定位与高效执行。


此外,依托“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这一特色项目,张大千纪念馆在3年内累计服务时长达18600小时。这些“小小讲解员”经过专业培训,以稚嫩而热情的声音、自信而大方的姿态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讲述张大千先生的传奇故事与艺术成就。他们的讲解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加生动、贴近人心的参观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让文化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记者:邹蕾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