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博爱甜城·大爱相髓③|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00后”

时间:2024-12-04 14:22:31 来源:i内江


“00后”是青春活力、充满个性的新一代,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舞台上,他们展现出了更多勇气、爱心和担当。这些年轻的身影,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毫不犹豫地加入红十字志愿者的行列,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爱的奉献,书写着生命接力的壮丽篇章。


惠伟轩:能救人一命,这一切都值得


2021年3月4日,内江师范学院大二学生惠伟轩经过4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外周血33周循环后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当时手脚有些发麻,身体有点不适应,但是能救人一命,这些都不足为道。”惠伟轩回忆道。



当时的惠伟轩只有19岁,是内江市第15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2019年,内江市红十字会到高校宣传、采集造血干细胞小样血,刚入校的惠伟轩就主动报了名,接受了血液采集。在配型成功后,惠伟轩经过一系列检查,顺利入住采集医院,并进行了一周的动员剂注射,身体出现发烧、全身酸痛、腰椎胀痛等正常反应,但都被他克服了。


“一想到那个等着他的造血干细胞救命的患者,这一切都值得。”惠伟轩说。据了解,他当时共捐献造血干细胞混合液237毫升,这些珍贵的生命“种子”由专人通过专门通道,成功帮助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重获新生。


李林静:始终相信“希望”的力量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深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意义。当我们的一个决定能够挽救一位患者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何乐而不为呢……”2024年9月,以毕业生身份回到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的李林静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背后的感人故事,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



白衣天使,医者仁心。今年23岁的李林静是威远县中医医院的一名护理人员,也是内江市第2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由于前期注射了动员剂等原因,身体会有一些疼痛和麻木的感觉,再加上当时是疫情期间,我只能独自一人承受这些感受。但同病房的患者们一直在不断地鼓励着我,还有医护人员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像家人一般的陪伴,都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李林静回忆,当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时,所有的疼痛和不适都因自己帮助了患者而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自豪和骄傲。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率很低,但我始终相信,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捐献,将会给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李林静说。


冉小玲: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和爱的力量


2022年12月,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2020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冉小玲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身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因为学习护理专业,冉小玲深知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早在学校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她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公益行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在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


从前期严格的身体检查,到后续为了保证捐献顺利进行而遵循的特殊饮食和作息安排,她都一丝不苟地执行。在医护人员和红十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冉小玲顺利走完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流程。


她的这一善举,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护理专业的内涵,展现了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人道主义精神,也传递出“00后”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和爱的力量。


杨佳瑶:愿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的“火种”


因为就读护理专业,今年22岁的杨佳瑶深刻认识到病痛无情,于是他在2022年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23年12月,杨佳瑶从省红十字会得知,有一名患者与他初配吻合。2024年1月,他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同年3月,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一般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率仅有十万分之一,能配型成功并通过体检非常难得。征求捐献者意愿时,杨佳瑶没有丝毫犹豫。“我在医院里见过白血病患者戴着口罩、光着头,他们求生的眼神更加坚定了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心。”杨佳瑶说。


采集结束后,他收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他说:“这是我获得的最好的‘荣誉证书’!”杨佳瑶引以为豪。按照国际惯例,他无法与受捐者取得联系,不知晓对方的姓名、性别和年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伸出援手的决心。在他看来,生命是平等且宝贵的,无论对方是谁,他都愿意成为那点亮希望之光的“火种”。


李林梅:尽己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


2024年5月,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李林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过4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9岁小女孩点燃生命的火种。



“现在患血液病的人比较多,都很需要帮助。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李林梅说,2022年,在一次红十字救护员培训间隙,她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的有效手段,便毅然报名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血样标本采集,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


今年年初,李林梅接到省、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她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9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初配成功,她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经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合格后,她如愿完成捐献,成为全国第17509例、四川第748例、内江第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黄月红:“一腔热血”传递社会正能量


2024年7月5日,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00后”大学生黄月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12岁儿童患者传递生命的火种。她也成了全省第766例、内江市第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21岁的黄月红曾就读于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护理学专业,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无偿献血活动,用“一腔热血”传递社会正能量。当她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为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时,毅然填写报名材料,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也得知配型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黄月红说,今年5月底,她先后接到省、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跟她初步配型成功,她马上同意捐献。面对父母的担心,她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和案例,充分沟通后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我做的一件普通小事,却为别人带去了生的希望。”捐献后,黄月红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积极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中来,传递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潘旭:从公益中体现青年担当


2024年9月,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潘旭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国第18447例、四川省第789例、内江市第32例捐献者,为身患疾病的12岁小朋友送去生的希望。



出生于2002年的潘旭在生活中热心公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我是2021年登记血样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潘旭回忆,从红十字会工作者那里得知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后,他便选择留下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安全、科学、无损健康,还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家人都很支持我,这更加坚定了我的捐献决心。”潘旭表示,在得知自己与患者配型成功后,他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起初虽有担忧,但在详细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后,也明白了这次捐献的重大意义,纷纷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在整个捐献过程中,潘旭也经历了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但每当想到那个等待造血干细胞救命的孩子,他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坚持和奉献,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向社会传递了一种无私的大爱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来。

记者:邹蕾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