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专栏|凝心聚力促发展 履职担当惠民生——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惠民活动综述
时间:2025-10-20 14:24:31 来源:i内江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今年,内江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内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设立40周年,安排部署了“六个一”系列活动。“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惠民活动就是“六个一”系列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该项活动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抓手,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广泛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以代表“家站”为主阵地,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立足本职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为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下联动 活动推进动力足
盛夏7月,在隆昌市响石镇桃园村活动阵地“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惠民活动现场,来自医疗、农业、法律等领域的人大代表和志愿者热情满怀,为村民送去医疗义诊、法律咨询与知识宣传、疾病防治科普和高粱、玉米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震走进活动现场,来到群众身边问需求、谈感受,叮嘱现场的人大代表和志愿者要为群众服好务,要求全市各级人大要依托代表“家站”开展好此项活动,引导各级代表积极进家入站联系群众,更好发挥代表在助力“美乡优城、共同富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惠民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活动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成多个指导小组走进现场,指导活动开展,聆听群众心声,解决、解答群众诉求,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稳步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产业引领 谱写发展新篇章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美乡优城、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在开展“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惠民活动过程中,内江各级人大常委会指导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岗位和职业优势,发挥专业特长,主动参与争取项目资金、对外招商引资、惠民工程建设等工作,争当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助推器”,为内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积起强劲动能。
广袤乡村中,由人大代表引领的产业振兴势头正劲。
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是内荣农高区蔬菜园区组成部分,以特色精品蔬菜闻名成渝两地,但偶会面临“种得出卖不出”的困境。张莲代表创新实施“代表履职+电商”模式,不仅自己成长为电商达人,还培育了37名周边村的电商人才,通过统一蔬菜销售、包装标准,让一度滞销的蔬菜成为网络畅销品。随着一车车蔬菜流向全国各地,该村的产业发展路子越来越广,620余名受益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
代表们深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于是,练洁代表建成血橙示范园和青花椒种植示范园,成功引进优质种子资源,推动定制大米生产模式的试运行,还与贵州茅台集团、成都昆山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张志英代表通过推动桑蚕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产业繁荣,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城市的各个角落,人大代表也以拳拳之心触摸着城市发展脉搏。
李运书等代表全力助推“匠工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基地”和“德扬智能装备西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与落地。钟和刚代表远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拓市场,成功引进10家企业入驻外包产业园,全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郑世利等代表引进4个玻陶项目,持续提升“内荣农高区玻陶特色产业园区”影响力。
在各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内江高质量发展前景越发广阔。
群策群力 答好民生“幸福卷”
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与城市更新行动,是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内江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农村面貌改善,全力助推城市更新,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农村面貌改善一线,代表们紧盯“八个一”目标清单,引导群众开展“六净六顺”,持续助推改善人居环境。
市中区全安镇书房湾村何家湾院落,水泥路宽阔平坦,村民房前屋后的“微菜园”“微果园”内一幅丰收的美好景象,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房错落有致,宜居宜业乡村新风貌跃然眼前。
在这里,人大代表是助推农村面貌改善的重要力量。改善过程中,他们入户走访村民100余户,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改善、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详细了解群众意愿、具体诉求,宣传有关政策,全面掌握整个院落真实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帮助群众推进改厕改厨和院坝硬化、偏杂房拆除等事项。
无独有偶,在威远县东联镇,代表们组建起“1+1+N”志愿服务队,化身环境卫生“护理员”,常态化开展乡村主干道和河道清理工作,带动辖区内16个村(社区)群众1000余人,清理道路800余公里,整治沟渠管网100余公里,清理垃圾500余吨,整治畜棚42处,推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中,代表们同样用心用情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形象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隆昌市金鹅街道富顺街社区农贸市场内整洁有序,是便民利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很难想象,它曾因脏乱、车辆无序停放等问题让群众苦不堪言。
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张莉代表多次组织开发商和商家等沟通协商,并向街道和当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反映,同时大力宣传文明行为规范,提倡文明言行,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有序经营。同时,设立公益性岗位,由专人清洁因市场经营产生的垃圾等,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个击破,把这个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圈”。
市中区玉溪街道翔龙社区也发生着这样的蝶变。该片区棚改征收闲置土地存在安全隐患,在谢勇、李昌洪代表的积极协调下,闲置建筑物被拆除,改建成了便民停车场。
看,在甜城内江,一幅“美乡优城”的城乡融合新画卷正次第铺展。
畅通渠道 为民解忧暖人心
“我们的路灯亮起了!”10月16日,随着夜幕降临,隆昌市双凤镇庵堂村的主干道旁路灯随之亮起,人大代表杨吉佳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内心的喜悦。
这一抹光亮的背后,是人大代表回应群众期盼的生动实践。“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大家晚上喜欢出来遛弯、聊天,没有路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杨吉佳等人大代表关注到这一情况,结合群众需求,积极协调争取安装40盏路灯,为夜行的村民护航。
代表来自人民,也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身边的烦心事便是代表的心上事。活动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74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覆盖进“家站”走访接待群众,集民情、解民忧,让一件件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需求、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困扰群众糟心事变成人人称道的暖心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了解到市中区康盛路32号外墙砖脱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后,王倩、刘兆秀代表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王煌显等代表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资中县一村灌溉水渠年久失修的问题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并推动修复工作,让汩汩清流润泽良田。
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镇西镇场镇停车难、公厕设施损坏等问题,胡宇倩等代表联合社区干部群众,深入一线走访摸排,制定了针对性的整治计划,顺利完成了停车场建设、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提升改造以及公厕改造升级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场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条件。
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内江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走访接待群众9.62万余人次,推动解决问题1.19万余项,切实发挥人大代表植根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民意诉求有效转化为民生成效。
记者: | 陈莉萍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