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美丽内江建设 我市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出炉
时间:2025-04-24 19:50:00 来源:i内江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布局?近日,《2025年内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正式印发,一系列务实举措勾勒出美丽内江建设的清晰路径。
回望过去一年,我市生态建设成果斐然:优良天数率达85.0%,同比增加18天;12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城乡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综合治理河道100.17公里。今年,我市将开展美丽内江全民行动,通过举办六五环境日内江市主场活动、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等方式,营造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争取第二批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支持相关县(市、区)开展先行试点建设。
《要点》明确了2025年主要目标:除内江城区细颗粒物(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外,12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沱江干流内江段水质达到Ⅱ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85%以上,持续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上,我市将打出“组合拳”。在产业转型方面,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督促钢铁、水泥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要求,同时推动以钒钛、页岩气、氢能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在清洁能源领域,加快推进四川华电内江白马2×47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建成投运,打造成渝电力保障调峰中心;推动川气东送二线(内江段)等4条输气管道建成投运。在交通领域,年内出租车新能源化率达到30%、城区公交车新能源化率保持高于70%。此外,还将推进区域开发、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制定“电子元件制造”等5个试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引,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工作。
与此同时,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将持续升级。聚焦PM2.5治理,我市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老旧柴油货车;在碧水保卫战方面,我市将强化威远河等6条重点流域水质管控,整治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在净土保卫战方面,我市将开展土壤污染溯源整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村污水治理,年内完成51个行政村治理任务。
此外,我市还将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绿盾”行动,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力争新建市级基地5个、林粮经营面积达到105万亩。同时,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监管,以扎实举措全力书写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
记者: | 敬双宇 |
编辑: | 张寒 |
责编: | 王雨 |